(1)根据任务要求确定线路起、终点及分输点。
(2)线路走向应根据沿线地形条件、地质条件、环境条件确定:
1)线路在满足站场及穿越点位置后应尽量取直;
2)线路应避开不良工程地质地区;
3)线路应避开军事、危险品仓库、车站、码头、自然保护区等;
4)线路走向应考虑沿线的交通、居住区、城市规划要求,方便施工和运行。
(3)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输气管道的安全是通过严格控制管道及其构件的强度和严密性,并贯穿到设计、设备材料选用、施工、生产、维护到更新改造的全过程。用控制管道的强度来保证管线系统的安全,从而对周围建构筑物提供安全保证。输气管道根据周围公共活动的增加而降低管道应力水平,即增加管道壁厚。
把输气管道线路沿线按人口密度划分的不同地区等级,采用不同强度设计系数计算出相应的管线壁厚的强度安全型作法适应性强、线路选择灵活、经济合理。
地区等级划分是把管道通过地区按沿线居民户数和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划分四个地区等级,其划分方法是沿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任意划分长度为2km并能包括最大聚居住户数的若干地段,在划定的管段区域内计算供人居住独立建筑物(户)数目,定为该地区域居民密度指数,以此确定地区等级及对应的强度设计系数。见表1。
表 1地区等级划分表
地区等级 |
居民密度指数 |
强度设计系数 |
一级地区 |
户数在15户或以下区段 |
0.72 |
二级地区 |
户数在15户以上,100户以下的区段 |
0.6 |
三级地区 |
户数在100户以上区段包括工业、商业区、发展区等 |
0.5 |
四级地区 |
系指四层及以上楼层,交通频繁地下设施多等区段 |
0.4 |
输油管道除按“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进行强度设计和选择管材外,还应与周围建构筑物保持一定距离,符合下列规定:
(1)与城镇居民点或人群密集的村庄、学校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2)与飞机场、海(河)港码头、大中型水库和水工建(构)筑物,工厂的距离不宜小于20m。
(3)与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平行敷设时,其距离不宜小于10m。
(4)与铁路平行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距离铁路用地范围边线3m以外。
(5)同军工厂、军事设施、易燃易爆仓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最小距离应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
(1)输气管道应采用埋地方式敷设,特殊地段也可采用土堤、地面等形式敷设。
(2)埋地管道覆土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在不能满足要求的覆土厚度或外荷载过大、外部作业可能危及管道之处,均应采取保护措施。
表2 最小覆土厚度(m)
地区等级 |
土壤类 |
岩石类 |
旱地 |
水田 |
一级 |
0.6 |
0.8 |
0.5 |
二级 |
0.6 |
0.8 |
0.5 |
三级 |
0.8 |
0.8 |
0.5 |
四级 |
0.8 |
0.8 |
0.5 |
注:1、对需平整的地段应按平整后的标高计算;
2、覆土层厚度应从管顶算起。
埋地输油管道的埋设深度,应根据管道所经地段的农田耕作深度、冻土深度、地形和地质条件、地下水深度、地面车辆所施加的荷载及管道稳定性的要求等因素,经综合分析后确定。一般情况下管顶的覆土层厚度不应小于0.8m。
岩土地区的管道埋设深度,应根据输送油品的性质和管道埋设稳定性要求,分析其可能出现的问题,经计算或测试比较后确定。
岩石、砾石区管沟的管道敷设要求,沟底应比土壤区管沟深挖0.2m,并用细土或砂将深挖部分垫平后方可下管。管沟回填时,应先用细土回填至管顶以上0.3m,方可用土、砂或粒径小于100mm碎石回填并压实,管沟回填土应高出地面0.3m。
沼泽、水网(含水田)地区沟埋管道的管道敷设要求,当沟埋管道覆土层不足以克服管子浮力时,应采取稳管措施。
(1)当输油管道的设计温度同安装温度之差较大时,宜在管道出土端、弯头、管径改变处以及管道同清管器收发装置连接处根据计算设置锚固设施,或其它能够保证管道稳定的措施。
(2)当管道翻越高差较大的长陡坡时,应根据计算,在稳定的位置设置固定墩。
(3)当输油管道采取锚固墩(件)锚固时,管道同锚固墩(件)之间应有良好的电绝缘。
输油、气管道通过水域、冲沟、铁路、公路等,应遵守国家现行标准《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SY/T0015的规定。
埋地输油、输气管道与其他管道、通信电缆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007的有关规定。 |